第620章 交通产业和航空_美洲日不落
顶点小说网 > 美洲日不落 > 第620章 交通产业和航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20章 交通产业和航空

  第620章交通产业和航空

  西京交易所,汉国最大的股票证券场所。

  自从成立以来,整个西京交易所几十年如一日,除了节假日放假之外,基本上都是正常运营,唯一的几次非正常运营,都还是因为股灾问题停市。

  在汉国股市的历史上,有那么几次出名的股灾,其中发生在龙武八年的股灾最是记忆犹新,直到现在,还有人讨论是否是因为当时的金融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失误,甚至有人认为当年的泡沫,其实放在如今,也不算什么。

  最有名的汉铁公司,当年巅峰期的市值是两亿华元,但到了如今,这家拥有汉国最值钱交通线路,以及大量海外优质资产的铁路公司总市值已经突破到了六亿,这个数字还是刻意压制的结果,如果不压制,以去年总营收超过三亿华元的财报,按照市盈率计算,再除去负债利润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最起码也应该再十亿以上。

  【汉铁拥有包括关东铁路,鲜卑大铁路,南洋铁路,海东铁路等世界知名铁路的大量股份,甚至很多还是独资。】

  所以才有人将汉铁公司称为汉国最被低估的最优质资产,甚至有财经报纸质疑其中是否有不为人知的猫腻,直指幕后的汉国商部。

  而对于这些消息,汉铁的一贯做法是“不予理睬”,就像汉铁前任董事长乐秦基所说:“我们不在乎股价,股价今天跌了,明天涨了,和我们都没有关系,我们的职责就是让汉国所有人可以安心的坐上火车,去到他们想要去的地方,我们只是一家服务型公司,我们和那些高科技公司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因为新产业对旧有产业的改造。

  韩争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唐僧”,一遍又一遍念“紧箍咒”,可是眼前这个孙猴子,就是不听。

  一旦有了竞争对手,雷霆还会因为竞争,表现的更有活力,更强大,设计出更好的战机来。

  就像有些人为什么喜欢买房,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喜欢房子,毕竟人活一辈子,最后还得呆盒里。

  而乐观的产生,自然带来金钱,毕竟人的投资本性就是相信未来。

  当两个历史的节点碰撞在一起的时候,最明显感受到了除了市场上那些消费者,就是那些天生具有敏感神经的金融家。

  但就像西京交易所所长王安霆所说的“一切都是市场行为”一样,汉国金融市场进入牛市,同样也是市场行为。

  马兰庭打断了韩争想要继续说下去的心,用力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就离开了设计室。

  这些人在发现这个情况后,心照不宣的全力买入新产业的股票,甚至就连旧的产业他们都没有放过。

  在这一轮工业化中,老的产业,不能说被替换,而是在经济占比中被压缩。

  说来说去,还是敌人太垃圾,不是他们雷霆太过分。

  这对于追求平衡的内阁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哪怕是作为采购方式军队,其实对于雷霆航空这种既造战斗机,又造运输机的行为也非常不满。

  虽然中途也出现了类似“电器股泡沫”之类的东西,但就像汉国著名经济学家牛得胜所说的“挤水分”一样,短暂的下跌,只是将多余水分挤出,然后轻装上阵。

  毕竟他一直的理想就是造一个所有人都坐的起飞机,让汉国的大多数人都能坐着飞机出行,节省出更多的时间。

  “不,你错了,你不是老板,你不明白,当一家公司在某样东西赚到钱后,尤其是一家初创公司,那么他的股东,各种各样的投资人,就会想方设法上市变现,而一旦上市,我们如果投资失败,就会遭受股价下跌的影响,甚至还有内部股东的指责,这就是为什么上市公司创新不如我们这些公司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的负担太大了……”

  韩争不以为然的说道,在他看来,马兰庭现在简直就是“榆木脑袋”,不知变通。

  而开会的主题就是如何保存自己。

  空军内部多次的高层会议中,对于“军用航空业”未来的发展,都有过细致的研究讨论,其中“各过各的”,是空军高层,讨论最多的话题。

  (汉国航空工业发展起来后,带动起了一堆产业链,以及一批有经验的空军飞行员,这些人在从军队退伍后,受到目前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选择了创业,最早是航空学校,最后慢慢衍生成了中产和富人都愿意去的航空俱乐部,体验开飞机和跳伞的乐趣,而汉国议会也在今年四月通过了私人拥有飞机的法案,也就说,只要考上了飞机执照,非城市地区,完全可以自己驾驶飞机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甚至在最新的议会中,还在讨论是否要增加更多的飞机场供这些私人飞机停靠,而这些各种各样的原因,自然就让目前汉国的民用航空业,率先进入了还处于蓝海的小型飞机产业,去赚中产和富人的钱。)

  (汉国目前小型飞机价格很便宜,相当于买两辆汽车。)

  在韩争期待的目光中,马兰庭坚定的摇下了头,随后开口:

  “老韩,你说如果我们真做了你说的小型飞机,还有机会做大飞机吗??”

  只不过这个所谓的“保全”,在很多内部人看来,终究是无用功,毕竟雷霆航空,从严格意义上讲,确确实实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垄断。

  这种疯狂的想象被一些有历史记忆的人称为“龙武八年的回归”。

  韩争苦口婆心的劝说马兰庭放弃不切实际的中型飞机的幻想,脚踏实地的做可以从俱乐部手上捞钱的小型私人飞机项目。

  “我们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

  在这两年之内,整个大盘,基本都处于上涨阶段,甚至就连那些已经濒临退市的“垃圾股”,竟然也跟着涨了几轮。

  韩争看着这个“油盐不进”的马兰庭,他突然觉得,孙猴子也很可爱,最起码知道说一句“师傅,快别念了”。

  虽然这种言论被某些人怒斥为“居心叵测的割韭菜”,但是市场的反应就是最好的证明。

  虽然这个决定受到了股东的一致反对,但马兰庭依旧强硬的推动了这个计划。

  “股价,投资人,股民,财报,哪一样动手他们的枷锁!!”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没有“对手”。

  考虑到目前汉国市场民用航空业相对不是那么成熟,海星公司从利箭动力公司,买来了淘汰下来的鹏二军用运输机的发动机生产线,并将之进行改造,最后得出了一个性能只提高了不到百分之十的残次品。

  负责技术的韩争摇了摇头,紧跟着又说:

  而只要市场上有一半人都相信了这个道理,那么就会裹挟剩下一半人也去相信。

  而整个交通业,除了汉铁这头“霸王龙”之外,也就只有福成汽车和少数发展起来的汽车巨头。

  毕竟汉铁的车票只要涨价一次,汉国的私人交通,尤其是汽车业就会红火一次,这是有历史可查的,而这背后其实都是当时汉国高层推广汽车所作的手段,毕竟你们都公共交通了,谁还买汽车呢??

  ………

  说起福成汽车,就不得不提一辆在整個世界都热销的民生汽车,最早民生汽车其实不叫民生,而是福成,只不过创始人林福成在看完民生汽车的首辆试验车型后,直接当场改成了“民生”这个两个字,还重新设计了一个类似北斗星的车标,以此来宣告这台车和福成汽车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还有更深的经济学家解释上涨都是因为汉国经济格局正在经历大规模的替换,而市场的动荡,自然会影响金融市场。

  唯一没有被压缩的,也只有常青树一样的“纺织业”,毕竟就像纺织协会的标语“人人都要穿衣服”一样,如果这个世界,只剩下一个工业,那一定是纺织业。

  “老马,你……”

  作为一家新建立的初创公司,海星公司和目前多数以小型飞机或者大型飞机为主的民用航空公司不同的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做什么“异想天开”的世界级飞机。

  就像他一开始从春天航空技术经理职位上辞职下海创业时所说的一样:“我无法接受千篇一律的设计,以及垃圾一样的管理层,令人作恶的小范围创新!!”

  除了福成汽车的股票之外,在这短短两年内,整个汉国的金融市场都经历了一轮让常人难以想象的疯涨。

  毕竟人总是相信现实的!!

  说完,拿起桌上的铅笔,继续画着没有画完的结构草图。

  甚至在业界,对于雷霆航空,还有一个“航空皇帝”的美称。

  韩争看着被马争关上大门,摇了摇头,随后低头看向那份草图:

  “客机,哼,造出来,真的有人坐吗??”

  马兰庭上前拍了拍韩争的肩膀,跟着说:

  “老韩,你的意思我明白,我也很清楚自己在家做什么。”

  而这一轮替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已经搞了很长时间的第二次工业化。

  “这个疯子!!”

  也是这个原因,福成汽车在前年上市后到现在,股价直接从最开始的三千万华元出头,涨到了如今三亿华元的高价,就像目前汉国财经报纸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回到两年前,你会干什么,答案是卖房借钱买福成的股票。”

  但是转了一圈发现,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这和烧钱没有任何区别,而且更可怕的是,很有可能看不到未来。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一种乐观的市场预期就出现了。

  尤其是一意孤行推动中型客机的计划,哪怕他是一个技术岗,他也不认同这种不符合市场现实的投资行为。

  只不过这个航空皇帝目前却越来越不受到内阁的欢迎,不是这家公司不够好,而是因为它太好了,好到汉国空军的战机都出自它一家。

  “就像我们在春天航空的时候一样,我负责财务,你负责技术!!”

  马兰庭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韩争的小型化建议。

  就比如炼钢炉,虽然目前汉国的电钢炉还不稳定,甚至出现七八次爆炸杀人的事件,但是所有人都清楚,电才是未来。

  “如果我出来创业,就是为了和春天航空做一样的东西,那么还有什么意思,干脆回去算了,也不不用承担这么大的责任,养这么多人!!”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基本链接了整个汉国的工业体系。

  他们喜欢的是房子的预期,他们坚信房价还会涨,自己的投资,依旧可以获得回报。

  而民生汽车的产量也确实是让所有人“出乎意料”,这台全车颜色就只有一种,还只是黑色的轿车,一年之内光是在汉国的销量就超四十万辆,要知道截至到目前为止,汉国一年的汽车销量也才二百多万辆,如果算上福成其他的汽车,整个福成汽车在汉国汽车市场,几乎可以用“统治”来形容。

  “行了,这些事我来解决,你来解决技术的问题。”

  “老马,伱太极端了,你要知道,我们是拿别人的钱在挥霍,如果我们不做出成绩,第二轮投资怎么办,海星公司怎么办??”

  他们只想做一架可以在省与省之间载人飞行的中型飞机。

  “怎么没有机会,有钱什么不能干!!”

  相比于其他人对于上市都渴望,马兰庭对于上市一点都不抱有幻想,在他看来,如果在没有完全掌握海星公司未来的情况下,哪怕未来他们符合上市条件,他也不会选择上市。

  (汉国民用航空业,基本都卖过这种发动机,鹏系列运输机,算是汉国民用航空的摇篮,而按照汉国内阁的规定,航空业的核心零部件关键原材料和生产线,是不允许出国的,更不能出售,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受困于经济压力的利箭公司,对内出售了原来视为宝贝一样的雄鹰一型发动机,其中卖的最多的就是生产线,依靠这个生产线,汉国民用航空才真正的得到了成长,而利箭公司也获得了宝贵的发展资金,有钱去造下一代军用发动机。)

  而拿到这个残次品后,海星公司创始人“马兰庭”不仅仅没有生气,反而兴高采烈的宣布要把融资拿来的五百万华元,全部投进“畅游计划”中。

  ………

  甚至在最近的波斯空战总结大会上,空军后勤部长就曾直言:

  但是空军和内阁可看不到这一点,在他们看来,这一切不过是雷霆没有合格的竞争对手罢了。

  海星飞机制造厂,一家有着“二百三十四天”历史的新航空公司。

  虽然乐秦基说的那么谦虚,什么“服务公司”,什么“不能相提并论”,只要是正常人都明白,作为一家拥有汉国最大规模铁路运营,且拥有世界公共交通最多的铁路公司,汉铁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整个汉国交通市场。

  “还是不行吗??”

  马兰庭戴着灰色印有海星标志的帽子,看着图纸上的数据。

  雷霆航空门头上硕大多雷霆标志,只要是见过多少人,基本都会被它吸引。

  而找遍市场,表面上看,也确实没有雷霆航空的竞争对手,本来空军是打算找个私营航空公司,将之改造成半军半民的混合型航空企业。

  作为一家军工企业,雷霆航空,不仅仅是一家官企,更是整个汉国最大的航空企业,无论是鹏四运输机,还是雷电战机,都是该公司生产。

  【福成汽车的车标是一个被银环的地球。】

  “咱们招的那些人怎么办,你我又该怎么办??”

  也正是这个原因,最近雷霆航空的工作格外的忙,除了应付那些找麻烦的空军高层,就是不断的开会。

  “我们不能只有一家雷霆航空,我们必须有其他的选项。”

  “我看还是把钱投到小型私人飞机上,要知道现在航空俱乐部在国内可是很火,咱们造一定能赚到钱!!”

  “不行,不能造小型飞机!!”

  “不行,以我们现有的技术储备,想要造出这样的飞机,要么花时间磨,磨他个五年八年,要么就是砸钱,一遍遍试错!!”

  “可是只要我们从小飞机上赚了钱,再回来造这个大家伙,不也是一样吗,还能够积累生产设计,乃至人才的经验,何乐而不为呢??”

  ………………………………………

  而最新崛起的电气化,内燃机产业,在经过十几年的研发和市场化,目前也到了结果的季节。

  当然,在雷霆航空的内部人看来,所谓的垄断,不过是竞争对手不行罢了,早年还有两家一起成立所谓军用航空,可是后来怎么了,一个和雷霆合并了,一个自己完蛋了。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空军只能干一件事,那就是“拆封”。

  我找不到竞争对手,我还从你身上找不到吗??

  这就是空军的强盗逻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ingdian5.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https://m.dingdian5.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